这是不少跨考生同学比较关心的问题,我从考研、读研和就业这三个方面来回答一下。
首先,站在考研初试的角度来看,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考408,对于编程语言的要求并不高,只要掌握了C语言,对于学习相关的专业课就基本上够用了,这也导致了很多考研的同学会忽略编程语言的学习。
但是站在复试的角度来看,不少导师会重点考察考生编程语言的掌握情况,比如我在复试的过程中,就会重点关注考生的编程能力,会全面了解考生所掌握的编程语言,以及都参加了什么样的科研实践活动和项目实践活动。
我在近两年参加复试的过程中,确实发现有一部分同学的编程能力比较弱,这其中大部分都是
跨考生,往往只掌握一门C语言,而且有的同学还没有参加过任何的科研实践和项目实践活动,这种情况对于复试成绩的影响是比较大的。
编程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,并不是掌握的编程语言数量越多,考研复试的成绩就会越高,但是如果仅仅掌握一门C语言,那么参加科研实践和项目实践的选择空间就会比较小,所以掌握编程语言数量越少的同学,往往实践经历也就越少
。
相对于编程语言来说,实践经历对于复试成绩的影响更加直接,如果参加过科研实践活动,同时还有一定的成果输出,那么复试期间会有一定的优势,比如近几年有不少同学就参加过机器学习、数据挖掘、自然语言处理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活动,有的同学还做出了一定的成果,这会引起更多导师的关注。
考虑到很多同学并没有参加高质量实践活动的渠道,我联合一些985大学的导师和互联网大厂的企业导师,共同打造了一个实践平台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联系我申请参与,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。
最后,如果有计算机专业考研相关的问题,欢迎与我交流。